当前位置:首页 随州新闻 曾都 正文

随州亟待敲响编钟经济 游客量远远不及兵马俑

2013
07/22
15:36
2966

近日,随州叶家山二期最大墓葬M111号墓葬发掘中,发现了比曾侯乙墓早约500年的5个编钟。这让随州这个“编钟之乡”,再次成为瞩目的焦点。

一直以来,在很多人眼中,编钟之于随州,都有些“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感觉。连日来,记者在探访随州编钟相关产业发展现状时发现,和以往盛名难副的景象相比,随州的编钟文化产业,也已悄现雏形,亟待敲响“编钟经济”。

游客数量远远不及兵马俑

编钟就是随州的代名词,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慕名而来的游人大多抱憾而归,感叹编钟之乡名不符实,难以感受到其应有的文化氛围。“同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随州曾侯乙墓遗址30年来累计接待中外客人逾60万人次,但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接待的人数是曾侯乙墓近100倍。”一位关注编钟文化的学者表示,编钟是随州独特的文化资源,却未能打响名头,确实有些遗憾。

随着随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纳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部分,随州确立了“圣地车都”的发展策略。“圣地”则包含炎帝文化及编钟文化。随州叶家山墓地二期发掘进入到最后阶段,正积极争取将叶家山-擂鼓墩古墓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申报随州曾侯乙编钟为世界文化遗产。

湖北大学旅游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刘名俭教授表示,随州有着很好的城市文化积淀,曾侯乙墓和叶家山编钟的相继出土,就是城市的极好卖点。

文物仿制产业小有名气

在著名导演高希希拍摄的电视剧《楚汉传奇》中,陈道明使用的照曾侯乙编钟1:1复制铸造的编钟,拍出了55万元的高价。不为人知的是,这组仿制编钟,正是出自于编钟之乡湖北随州。

昨日,记者来到这组编钟的生产厂家,位于随州曾都区的随州市古编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工厂。这家已有20多年历史的文物仿制公司,已经将产品远销美国、我国台湾等地。该公司总经理谢金霖介绍,小到60元的工艺品,大到音色接近出土文物的百万元级高仿品都有生产。主营的大型文物定制业务,进入音乐院校的教学、会展、著名旅游景点、高级宾馆、高档旅游品商店。而小的旅游工艺品,基本上都是在贴钱赚吆喝。

据随州市文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现有文物复仿制企业5家,木漆雕刻厂1家,都是打曾侯乙墓出土文物牌,文物复仿制产业在业界打出了知名度,成为该市文化产业重要的一环。该负责人表示,力争到2015年,将随州文物复仿制产业综合经济指标提升到全国前几位水平。

斥资百亿元建“音乐之都”

有很好的文化资源,却未能做出一道“好菜”。随州编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关系到城市的未来发展。

记者获悉,随州已初步形成中国编钟“音乐之都”的建设构想,拟投资100亿元,通过3到5年的时间,在随州城南新区建设一个规划占地1.3万亩以上,集演出、颁奖、创作、体验于一体的编钟文化创意园区,整合全市相关文化产业资源,把随州打造成全国著名、世界闻名的音乐之都。“好的文化产业园,就像一台发动机,为当地的文化、旅游等产业提供驱动力。”刘名俭表示,文化产业园一定要做实,引进更多优质的企业和项目,如果过于空洞,则适得其反。

他建议,可以借鉴西安曲江的模式——曲江新区打造了总面积达50万平方米的文化产业聚集区,并推出“文化基金+贷款担保+风险投资+财税补贴+房屋补贴+小额贷款+专项奖励”七位一体的文化产业投资扶持政策,“配套的政策,能够更好推动产业的发展”。

发布人: xineeg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Notice: Part of the content of this site is submitted, published, edited and uploaded by netizens. This site only provides an exchange platform for such works,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their copyright. If you find any works on the website that infringe your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lease contact us and we will modify or delete them in a timely manner.
网友评论 0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所有评论
还没有人对此发表评论!
登陆后发表评论